自从巴菲特控股伯克希尔公司后,从1970年起,巴菲特每年在伯克希尔公司年报中写给股东的一封信的做法便成了一种常态,一种惯例。在致股东的信中,巴菲特公开他的投资思想、投资策略,坦诚讨论伯克希尔公司重大的投资情况,反思在投资过程中的成败得失,总结经验教训。内容涵盖广阔,涉及公司管理、财务会计等各个方面,其中充满了机智诙谐的妙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
重要的是,巴菲特通过每年致股东信来告诉公司的股东,让他们能充分理解伯克希尔的投资策略,从而拉近了与股东的距离。正如《沃伦·巴菲特之路》中所说,巴菲特“在报告中非常坦白,他同样强调伯克希尔·哈斯维公司经营的有利之处和不利之处,认为那些拥有伯克希尔·哈斯维公司股票的人都是公司的股东。因此,他总是设身处地,从股东角度思考问题。了解股东们想知道什么,然后就告诉他们什么。”因此伯克希尔公司商业运作的透明度极高,股东对此了如指掌,用不着担心公司的运作不规范诸如此类的问题。
不仅如此,在每年的伯克希尔股东大会上,巴菲特与芒格总是不厌其烦地极具耐心地回答股东们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大会时间往往持续五六个小时。巴菲特对问题的答复极具深度和广度,富有创造性,充满魅力,给所有在场的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给人以丰富的启迪,回味无穷。股东大会如同一堂大型的投资课,但是参加股东大会的条件至少需持有一股伯克希尔公司的股票,去年最高价格一股超过15万美元,可以说这是世界上最昂贵的门票,然而仍然吸引着3万多人与会。
因此,在讨论伯克希尔商业模式时就不应该忘记如此重要的一环,即独树一帜的致股东的信以及独树一帜的股东大会。因为这重要的一环正好体现伯克希尔的经营理念:站在股东的角度,一切为了股东的利益。其实开诚布公至少能带给管理者与股东相同的好处,巴菲特指出:“误导他人的主管,最后也将误导自己。”
巴菲特特别赞许那些勇于公开讨论失败的企业主管,而他对于伯克希尔的经济状况与管理成果,无论好坏,都保持公开的态度。在1989年的致股东信中,巴菲特以“头25年的错误”为标题,列出了他曾经犯下的错误。
想想看,国内有几家公司或基金愿意像伯克希尔公司一样对股东坦诚相见,主动沟通?倒是东方港湾尝试着复制伯克希尔的商业模式,东方港湾在2006及2007年连续发布“投资管理工作分析与总结” ,全面阐述他们的投资原则及投资策略。今年3月15日东方港湾又给客户写了一封信,说明A股市场发生较大幅度的调整的原因,指出宏观的背景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持有的公司资产,是否变得更好,值得继续持有并加码买进等等,但是我们似乎没有看到东方港湾如何坦诚对待错误的态度的说法。
芒格曾说,伯克希尔是非常好的模式,但奇怪的是模仿的人很少。为什么很少?其中之一的原因是许多人缺乏坦诚错误、拒绝诱惑的勇气。因为如果管理层坚持坦诚错误既可以增长智慧又可以倍受信赖,为什么总是报喜不报忧呢?如果管理层对公司管理得当,又能够为了股东的利益,为什么还会发生那么多资金使用不当的事情呢?
巴菲特曾指出有三个对管理层行为影响最深的因素:
第一,大多数管理者不能够控制他们行事的欲望。
第二,大多数管理者常常与同业或产业的公司比较他们的销售、盈余和薪酬。
第三,大多数管理者对自己的管理能力过度自信。
所以,公司或基金管理层如果不戒除恶习,不尝试模式创新,可能永远无法将自己提升到一个崭新的管理境界,或者是有多好的商业模式对于他们而言也无济于事。
——姚斌
领读者
稳定而有效的投资组合,就意味着在牛市中可以高歌猛进,在熊市中可以坐享其成。
——姚斌
领读者
价值投资的升华
本书是作者姚斌(一只花蛤)于2008年至2016年八年间的倾心力作,跨越牛熊,体验交易辛酸苦楚。系统的阐述了价值投资内涵,涉及投资策略、企业思考、价值评估、构建组合投资实践、投资修行等核心要素。笔者在实践中不断验证投资理念,不断修缮自己的投资体系,使其因地制宜,在舶来品泛滥的理论中,终成一套自己的投资风格。
作者简介
姚斌,网名“一只花蛤”,新浪财经专栏作者。《金融博览》、《现代商业银行》、《证券市场红周刊》、《北京晚报》等多家大型报刊特约撰稿人。
专注于价值投资保守主义哲学。
2008年开始在新浪网发表文章数百篇,点击率超过700万。在新浪博客、新浪微博以及雪球财经拥有粉丝数十万。
目录
ONE
第一章
序1 思想永流传(但斌)
序2 和而不同的投资之道(杨天南)
序3 江湖与灯(邹志峰)
自序
第一章 投资策略
智是谋之本 有智才有谋
重读《什么是价值投资》
为价值投资“谱曲”
“理论”的力量
价值投资仍然是“真知”
获得格雷厄姆—多德的优势足矣
穿越牛熊的投资策略
价值投资没有止损的策略
只要不是永久性资本损失就好
不要指望超额回报
价值投资无需参与短期业绩比赛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必怀疑自己
价值投资:坚持还是放弃
为什么价值投资不易为多数人接受
要创造财富,还是要创造收入
学会运用最优增长策略投资
反向投资确实不简单
“选时”到底有效吗?
卖出策略:荔枝红了再采摘
什么时候卖出股票
投资、投机与赌博
投机太多 投资却太少
最大的危险是养成了投机习惯
第二章 投资实践
知是行之始 行是知之成
保守主义这盏智慧之灯永不熄灭
价值投资:我的指路明灯
我的十二条投资策略
应用价值投资策略的三大问题
长期投资才能致胜
构建稳定而有效的投资组合
管理投资组合的六大要素
“少就是多”:从凯恩斯到林奇
如何在寒冬中不冻伤
抵御熊市的投资组合
只在“大象”出现时才射击
我喜欢“大道至简”的方法
不要参与“输家的游戏”
做“肥胖而愚蠢”的农夫
“坐在那里等着就足够了”
指数型基金:“像一颗恒星,持久发光”
在已持有的股票中寻找机会
公司的“三个代表”:卓越、良好与糟糕
不买牛股买狗股 跑赢市场不是梦
沃尔特•施洛斯会在A 股市场买什么股票
寻找出色的“经营家族企业的面包师”
寻找长寿型企业 警惕多元化公司
买进非卓越公司是一种逆向思维
负面情绪是一件好事
像企业家一样去投资
低市盈率的陷阱
不要在收入高峰期投资周期股
成长股投资:硬币的另一面
成长股投资:玫瑰的刺
成长型股票不等于成长型公司
在泥石流上求生的科技股
白橡树基金在科技股上的教训
第三章 寻找超级明星企业
我的投资清单
从实业并购谈公司估值
在水足够温暖的时候下水
投资的“圣杯”:持有超级明星企业
超级明星企业与长期持有
冠军企业的要素与标准
伟大难在洞悉
大公司的难处
问道小公司
完胜小公司
基业难长青 衰落更具普遍性
不容易寻找的10 倍速公司
高增长实际上是一个陷阱
“高增长”是一种幻象
稳定增长是一个神话
企业失败的头号杀手:劣等的战略
失败在于卓越
对企业常见的三种错误假设不可不察
小心家族式经营中的陷阱
学会“杀死企业”并“殡葬”之
经济危机中哪些产品和服务会受影响?
零售服务业:在合适的地方长大
能够复制成功的连锁魅力
医疗服务公司奎克的商业模式:破坏性创新
可口可乐在一九九九:一个经典的运营错误的
实例
强生公司在一九八二:危机处理的正面案例
百事可乐:一个缺乏经营聚焦的实例
维珍成功的另一种解释
约翰迪尔的故事:追求伟大不如追求长寿
魏格曼超市:巍然屹立八十年
与众不同的投资公司爱德华•琼斯
“管理的根本是创造自由的氛围”
企业经营还是原来的CEO 好
比尔•蔡德的经营之道
第四章 投资修行
成长比成功更重要
投资的艰难使命
真正的元凶是大脑
把大脑想象成蜘蛛网
我们可以成为成功的投资者
如何成长为价值投资者
价值投资是一种人格特质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不知道什么叫恐惧
“别人悟出的道理最精彩”
从芒格的角度解读巴菲特的成功之道
他们都以独特的方式获得成功
每年只赢一点点
不能成为“伟大的投资者”又何妨?
学意不泥迹 成为独特的自己
学谁都不易
投资观点无所适从的时候想林奇
塑造杰出投资者的基本要素
真正的投资者需要三个性情
投资需要钝感力
“这一次与过去不同?”
一个保持开放心态的投资实例
你和杰里米•西格尔笔下的大卫有多像?
中学生炒股水平也不差——圣阿格尼斯学校的
投资课
附录一 我的投资实践总结(2008-2015)
附录二 我的投资实战案例
附录三 雪球专访
后 记
点击左下角,阅读原文,即可进行订阅
更
多
精
彩
请猛戳右边二维码
公众号ID
duoshoutushu